心臟衰竭自我照顧事項
- t26074016
- 2021年7月27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1月22日

一、 每天測量體重
為什麼需要測量體重?
定期測量體重是暸解您體內是否有水分堆積的最好方式,體重突然增加或是持續增加是您體內堆積太多水分和鹽份的警訊。

2. 測量體重之技巧
每天使用同一部體重計,體重計要放在平坦、堅硬的地板上,不能放在軟墊上,以免影響正確的數值。
每天早上量體重並做紀錄,測量時機為解尿後,吃早餐前測量。您可以穿著睡衣或者其他衣物量體重,但務必保持每天穿著類似重量的衣物量體重,才能用來比較體重的差異。
當您去看醫師時,請帶著體重記錄表 (歡迎使用強心網監測記錄單)。
當您體重一天增加1公斤或1週內增加3公斤時,須提早回診,或返診時告知醫師您所觀察到的體重變化狀況。
二、 評估水腫
最常評估的部位為足背、腳踝及小腿。

以指腹按壓評估部位,若按壓部位凹陷無法回彈,或回彈速度較慢,表示可能有水腫現象。
凹陷程度愈深,表示水腫情形愈嚴重。
有時候也會發生在眼眶,或是腹部積水,若是您覺得眼睛腫,睜不太開,或肚子脹壓迫胸腔,尤其是有影響呼吸時,請隨時返診與主治醫師討論。
當水腫發生時,也可以和醫師討論開立額外的利尿劑備用。

二、 飲食控制:低鹽食物及限水
1. 為什麼要吃低鹽飲食?
鈉離子會將水分留在身體,因此吃進太多的鹽份,會造成體內水分堆積,增加心臟負擔,加速心臟衰竭惡化。
低鹽(鈉)原則:
(1) 盡量選用新鮮的食物、現煮食用。

(2) 避免食用加工再處理過的食物,如味精、罐頭製品、煙燻、香腸、泡菜或醃製食物等。

一天能吃進的鹽,階段C大約為 5-7.5 公克 (等同鈉量約 2-3 公克 [2000-3000毫克]);階段D則需控制在 5 公克的鹽份以下 (等同鈉量約為 2 公克 [2000毫克] ),大約為一茶匙的量 (相當於喝咖啡用的小匙)。
1公克鹽=400毫克鈉
用不含鹽的香料、檸檬或萊姆汁來增加食物的風味,使用大蒜或洋蔥來代替鹽。
若無法自己烹調,則可盡量選擇蒸煮的食物,減少滷製品及油炸食物,或以過水方式去除食物表面的鹽分及油脂。
2. 普通食品 & 加工食品 含鹽量比較

65g 雞蛋(普通食品)
含 0.2g 鹽

60g 皮蛋(加工食品)
含 1g 鹽

60g 鹹鴨蛋(加工食品)
含 2.2g 鹽
結論:含鹽量 → 0.5顆鹹鴨蛋 = 1顆皮蛋 = 5顆雞蛋
3. 鈉含量該看哪裡呢?

4. 素食者該怎麼吃?
採低油、低鹽、低糖及高纖維質。

應進食各種食物以達到蛋白質互補作用,可選擇全穀類,如糙米、全麥麵包,搭配豆類、核果類及種子類於飲食中,但堅果類熱量較高,應注意食用量。
多選擇深綠色蔬菜、維生素 C 豐富的水果。

奶類和蛋類是品質優良的蛋白質,可補足因吃素食導致維生素 B12 攝取不足的缺點,在選擇奶類時,應選擇低脂或脫脂奶製品。
純素食者應補充維生素 B12 食物,如健素糖、酵母粉或營養穀類。
攝取足夠的熱量,並維持理想體重。
維生素 D 有助鈣質吸收,每日15-20 分鐘曬太陽有助體內維生素 D 轉化。

最好的素食之道是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,且不偏食!
5. 限制水份攝取
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的病友,須根據醫師的指示,將每天的水分控制在 1,000-2,00㏄ 左右,包含食物如稀飯、湯類所含之水分。
盡量少吃含水份較多的水果,如西瓜、水梨等。
攝取水分控制的技巧:
(1) 將一日可以喝的水分用固定的容器(例如 1,000C.C之寶特瓶)裝好,並將這些水平均分配飲用。

(2) 除了吃藥外,盡量不要在睡前 2 小時喝水,以避免夜尿和夜間呼吸困難。
(3) 可以將一些水分混合一點檸檬汁結成冰塊,口渴時含於口中,使其慢慢融化。但需注意節制含冰塊次數,以避免含入過多的水分。
(4) 口含低劑量的維他命 C 或一點檸檬汁。

6. 常見食物水、鈉含量

7. GI值(升醣指數)與熱量飲食表
建議最好能攝取GI值不超過 60以上的食物唷 !
(1) 五穀根莖類

(2) 豆魚蛋肉類


(3) 乳類

(4) 蔬菜類


(5) 水果類


(6) 飲料類

(7) 糖類

(8) 點心零嘴類

四、 身體活動與運動
1. 能量保存方法
指從事日常活動時,使用較簡單輕鬆的方法,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,以減少心臟功能不良所造成的疲倦及無力情形。
我們建議您:
洗澡時:坐在椅子上洗澡,洗頭時以淋浴方式而不是在水槽洗,用大毛巾或浴巾擦乾身體而不是用小毛巾,刷背及洗腳底時使用長柄刷子。
穿著時:選擇較寬鬆的衣物以方便穿脫,穿襪子或穿鞋子時把腳放在膝蓋上穿,就能減少蹲下去再站起來的能量消耗。
做家事:選擇較輕的家事用品,避免提重物,常用物品擺放大約在自己胸前的位置,減少用力、爬高、彎腰或蹲下的機會。坐在椅子上洗菜、撿菜、洗碗等。
購物時:製作購買清單,選擇較不擁擠的時間。
2. 您有運動的習慣嗎?
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定期運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增加心臟肌肉耐力, 延緩機能衰退還可以讓您降低壓力和緊張,使身體變得較強壯、有活力,建議每週運動三天,進行30~40分鐘的有氧運動,運動強度可以從低到中等強度開始。
有氧運動:心臟疾病病友平時可以從事有氧運動,例如步行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、園藝等。這些運動是使用大肌肉群進行規則性與韻律性的收縮。
步行:走路取代開車;爬樓梯替代坐電梯;雨天時在商場散步來代替公園。
慢跑:考慮身體情況,採漸進式增加慢跑的距離與時間。
騎自行車:選擇適合自己的腳踏車(選用腳可踩到地的腳踏車)。
游泳:在安全、有救生設備之游泳池進行。
園藝:根據個人能力可種種花草、盆栽、蔬果菜及除草等。

能量消耗代換

*計算能量消耗:(METs x Kg) x (活動時間min /60 min) = 所消耗的卡路里數
進行有氧運動的步驟
(1) 先做暖身運動 3~5 分鐘(轉動手腕、腳踝十次以上),完成暖身運動後,才開始進行您所選擇的運動方式。
(2) 進行有氧運動時,建議您從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開始,每週至少5天,每次至少30分鐘。運動程度達到至少能感受到輕微流汗,可依您自己之身體狀況,慢慢增加運動強度及時間。
(3) 最後,須進行緩和運動5分鐘(原地踏步配合深呼吸),使心跳血壓漸漸恢復至原來的水準,避免突然的停止運動造成心血管傷害。
3. 運動之注意事項
飯後休息1-2小時後再進行運動。
在您運動前若已有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冒冷汗等心臟衰竭症狀,須暫停運動。
在您運動時若發生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冒冷汗等心臟衰竭症狀,則立刻停止運動,並坐下休息。
選擇您喜歡的活動,在固定時間運動(例如:每天下午 4:30 去運動,久而久之,變成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份)或約家人、朋友一起參與運動,增加運動的趣味性。可做各式各樣的活動,例如,前一天快步行走、下一次游泳、然後週末騎自行車!
不論您選擇哪一種運動
要讓活動/運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!
五、 日常保健
(1) 流行性感冒時期,避免到公共場所人群多及空氣不流通的地方。若有需要前往時,建議戴口罩,並避免久待。建議您應按時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之施打。

(2) 早睡早起,保持規律的生活,在疲累時,應有短暫的休息及或養成睡午覺的習慣。
(3) 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興奮、緊張、生氣的情緒變化,以免心臟突然增加負擔,在遇到心情不佳的時候,請深~呼~吸~。
(4) 避免太冷、太熱、溫差太大、空氣不好的環境,如:
洗三溫暖、溫泉。
在夏天由很熱的戶外突然進入冷氣房,或在冬天由很冷的戶外突然進入暖氣房。
洗澡用太熱的熱水,走出浴室外面時,皮膚突然接觸到冷空氣。
冬天外出應注意保暖。

(5) 避免抽煙及吸二手煙 減少喝酒及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飲料。過量的酒精會抑制心肌功能,尼古丁及咖啡因會使血管收縮,心跳加快及血壓上升,引起心臟負荷加重。

(6) 預防便秘-多吃蔬菜水果
保持排便通暢,避免閉氣用力。






留言